English

發現制造之美,展示質造精品

2025立即報名
設計之道 設計管理:企業做設計的關鍵點

設計管理:企業做設計的關鍵點

辛向陽是中國交互設計的帶頭人,但同時對設計管理也有著一套深刻的理解。他曾為寶潔公司美國總部提供過逾一年的設計研究和顧問服務,也曾參與過美國國家郵政局新版郵政法的修訂和設計工作。

時代在變,設計也在變

“曾經,學習平面設計、視覺傳媒的都去了廣告公司,學工業設計的去做家電、家具、或者汽車,學室內設計的都搞裝潢了。但是現在,職業不再這樣劃分了,因為時代變了。”辛向陽舉例道:“騰訊、淘寶、百度……越來越多這樣的企業在興起,他們不屬于輕工業或重工業,他們屬于信息產業、IT業或者說是服務業,但他們也需要大量的設計人才。”

隨著社會的發展,設計所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,設計所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寬泛。然而國內不少企業對設計的認識還不夠深刻。這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企業還只需要通過制造就可以賺錢有關,也可能與國內山寨、盜版猖獗,知識產權保護不夠完善有關,但在辛向陽看來,最根本的還是因為國內的市場經濟發展時間不夠。

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了幾個世紀已經相當完善了,而國內的市場經濟只發展了30年之久。國內工業設計的發展也十分滯后,因此設計研發流程還遠不夠完善。辛向陽認為,與其說中小企業缺乏工業設計的意識,不如說時間太短,還來不及讓中小企業意識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。

讓設計師“掌權”

辛向陽提出過這樣一個理論:“設計就是管理,管理就是設計”。這個概念目前在國際上還屬于小眾理論,但辛向陽認為這就是今后設計界的發展方向,也是真正的大設計方向。“現在一直在提出從制造向創造轉化,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如何轉化?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問題。”

辛向陽認為,企業若真正想做設計管理,就必須將設計思想融入到企業管理之中,這就需要企業組織架構、企業文化與設計師進行對接。而如何對接?簡單點說,就是讓設計師足夠受重視。設計師只有可以暢談自己的想法,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,去影響企業內部更多人的思想,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設計;同時,設計師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決策權,這樣才能在讓企業內部人員思想轉變的基礎之上,將設計師的想法付諸實踐。

“當然,這樣做的一個首要前提就是,企業高層了解到了設計的重要性。”辛向陽補充道。

大企業的無奈

辛向陽毫不避諱地談到自己曾經在長虹總部擔任設計顧問,負責培養整個創新團隊交互設計和設計管理方面的能力,但這個項目做得比較艱難。“因為我無法與高層對話,去轉變他們的想法。這也是大企業的一個弊端。”因此即便花了很多的心血,但效果并不顯著。

“同樣是我做設計顧問,廣東的一家奧尼電子卻是轉型很徹底很成功的一家企業。”辛向陽介紹道,這家企業規模不大,因此設計師的想法能夠比較容易地與企業高層進行溝通,相對應地,當高層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時,也能夠高效地實施下去。

“因此,設計不是大企業才能搞的事情。設計管理,企業越小越有優勢。一旦意識到設計的重要性,就去改變原來制造的老路子,改變企業的發展方向,就去實施設計管理,走設計之路。”

把設計師留住

很多中小企業總認為自身公司規模不夠,資金有限,產品又比較單一,導致一些中小企業雖然有心做設計,卻一直留不住設計師。他們總在擔心,自己的產品太單一,讓設計師總是設計相同的東西,很快就會厭煩。另外,不少中小企業給設計師的薪水待遇不夠優渥,也是讓很多設計師跳槽的原因。

然而,在辛向陽看來,企業設計師之所以不容易留住,確實與薪水待遇有關,但更與設計師的價值評定有關。對于企業銷售人員來講,他的績效高低取決于訂單的多少;對于客服人員來講,績效評定取決于服務客戶對他的滿意度,而對于設計師來講,怎樣才能評定他的作品好壞呢?這是一個難題。是看他畫了多少張草圖?抑或是看他出了多少創意?這些很難用量化的數據來解決,因此企業對設計師的價值評定也顯得尤為困難,一不留神,就會損失掉一個優秀的設計師。

因此,制定讓設計師滿意的績效考核標準顯得尤為重要,也是把設計師留住的關鍵所在。

(辛向陽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卡耐基梅隆大學交互設計碩士、設計哲學博士。他有跨學科的教育和工作背景,涉足機械、建筑、平面設計、油畫、交互設計以及藝術史。他,是中國解放后前往美國學習工業設計后歸國的第一人?,F任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)

電話025-66775211
FacebookMEI Awards
合作機構
全球合作伙伴
采購合作伙伴
關注我們